- 李强;姚志慧;
从理论层面阐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目前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实现;皖北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增效比皖南及皖中地区更加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机制。基于此,安徽各个地区应在进一步巩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政策实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2025年04期 v.42;No.26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长兵;李冰雪;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所有生产活动的起始点。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强劲动力。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更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包括涉农人才“质”与“量”问题突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不足,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和生态破坏。因此,我们还需从培育高素质“新农人”队伍,厚植农业发展的人才根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农业绿色治理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寻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42;No.265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雪英;周忠元;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模式单一、数字建设能力不足和阅读推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可以从构建乡村文化振兴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图书馆+”模式、拓展阅读推广和社会教育、加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42;No.265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